山区土地贫瘠,南山村有旱地400余亩、山场6000余亩,种植农作物收益小。
40GW其中20年新增并网普通地面竞价的有20GW,这里面包含今年已经过渡到明年的项目,其实明年的竞价项目也有可能会允许缓冲期,允许一部分项目到2021年上半年并网,这个也没有定,只是我们的预估。能源局也在考虑,哪种最符合中国国情。
编者按:2020年光伏政策展望电话会议纪要预计明年国内装机有望达到50GW,度电补贴的强度,预计户用可能6分到一毛左右。无非就是电价降多少,一个就是排名的办法,去年的排名是比较复杂的,它是各降一部分电价然后再以电价的降幅来进行全国的排名,今年大概能不能改成,你也别管我怎么降了,我就说我要1分钱补贴,我要2分钱,他要3分钱,按照需求补贴额度最小的最优先来排名,这个最简单而且一目了然。Q:彭老师您好,我问一下后面明年光伏项目政策的进度是怎样的,我看湖北那边解读出来是今年年底出政策,然后明年2月份省级层面竞价结果出来,然后3月份是国家层面上,是这样吗?A: 从现有的话确实是,大家也是希望尽快这个指标能够发下来,今年年底把补贴政策明确发下来,而且我们相信跟过去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动。我们预计户用补5个亿,集中竞价的电站补9-10亿,工商业分布式补3-4亿,差不多就是加起来就是17.5亿的这么一个补贴总预算。整体全年保证一个40GW的新增装机还是非常保守的预测,我们来分拆一下这个目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的投资意愿是很强的,竞价项目拿到路条的这些企业,其实也是非常希望项目落地的。但是现在整体的政策很快就能够明确了,剩余就是一些走文件流程,今年年底之前肯定是可以发下来的。现在各省市对分散式的风电有不同的策略,有的是整个省做规划,另外就是像江苏把权限给县自己做,有的像辽宁直接核准,有没有可能这样考虑,比如说咱们电网的相关部门,前面领导谈的一样我们完全可以分年度,提前关注消纳容量,分地区下放到市县这样到一些项目,满足对应的条件,土地电网消纳都可以接入的时候,我们可以来一个核准一个,但是总量控制,这样既考虑科学考虑了,同时也能解决很多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等规划修编和市县的方面,从土地和规划调整方面有可能有提升的空间,希望有关部门考虑一下。
我自己本身外观和各方面,如果大家来到江阴可以看看,我们每一个风机本身都是不太一样,甚至我们在河南的一些区域针对一些诗经故事进行了标绘,希望跟当地的文化背景更加亲和,实现从技术确保安全确保环境融合,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展途径。另外我也谈到,我们分散式风电很强调自发自用就地利用,当前是突破点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可能还要超越这个范围,可能更大范围进行调配平衡还是以后的方向,所以对国网电网公司还是要求的,电网提出一个三型两网我觉得非常好,枢纽、平台、共享。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上午的对话就到此结束,因为下午的一点半会很紧张,所以最后我们就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五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我觉得分散式风电的确是推进能源革命重要力量,如果这个问题绕不过,如果分散式风电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生产利用方式转变能源主体耕地无从谈起,我们比更多用户侧的灵活资源还是更容易做的。
将来有机会可以请您参观。我们下面有请五位嘉宾上台,他们分别是:能源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 赵勇强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技术管理处处长 李国庆洁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鱼江涛远景能源智慧风场产品总监 裴波上海电气风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总工程师 彭明请这五位专家上台,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去年的话,裴总和鱼总都参加了,大家对于分散式风电的问题都进行了探讨,今年对于分散式风电越来越关注了。
我们一般都是上6以内,7.5-8的融资成本比较高了,所以我觉得第二个问题是整各行业信息流和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现在是反向的,将来风电还是光伏是逆向的,我们配电网也需要改造,包括配压器也好,需要大量的投入,国家电网做这一方面的规划,我们也按着国家的要求更好服务用户,但是大家一定记住,电网过去的设计设备都是正方向的,现在是立向的,很多包括电网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国家电网也在积极准备为大家服务。主持人:谢谢赵主任,他有一个建议非常好,就是说结合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如火如荼,分散式风电搞一个最佳案例,裴总你们有很多的案例包括鱼总是不是可以个一些小册子,比如说最简单的,分散式占多少面积类似于这种做一些小册子,另外就是我也同意赵主任提到的,可能下一步的政策设计着眼于机器化,国家能源局把大的政策说出来了,但是下一步怎么落实需要机械化的政策,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时间还有几分钟,我想既然是一个互动环节,下面如果有问题,大家看看有没有在座各位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向五位在台上的专家提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面,无论是综合能源服务也好,我们分散式风电应该可以更多的能源形式结合起来,包括冷热联动、光伏,但是你也看到光伏其实一直在推一件事情,以后的标准要把光伏的要求加进去。
有一个文件就是放开了这个试点,未来国网在各个方面会做一个什么样政策的调整和宣贯?刘主任:可再生能源在园区增量市场改革随着放开了,有一些园区不一定就给国家电网供电了,有的是合资或者是什么样的都有,在电网能够承受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现在大量分布式微网实际上对电网是一个冲击,过去我们电网的模式比如说潮流是从高到低是正向的。三、很大的痛点就是即使我们不管是要像兰考县的领导说的,我们能源形式一定从集中肯定又到分散,其实分散包括国家提倡的三型两网,还有工业互联网等,其实都是说我们最开始的那种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可能要发生一些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自身感觉到,项目实施里面,分散式的每一个项目都是重点落地的解决方案上,再具体一些,现在分散式和集中式离负荷近就带来安全和环保上的不同和问题。当然数字化编辑计算等,这些东西怎么用好我们印象很深刻,我们前几年去美国调研,他们一个城市级的相关于DSO,他们做了一个区域内的电源点符合一个模拟计算,就可以很清晰的指出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是一个可以安装的或者是一个负荷瓶颈的点,在电网公司或者市县上,如果实现这种能力,无论是技术、平台透明公布是行业服务作用非常大,刚才刘主任也谈到,促进放管服,不管对政府还是企业的服务,的确效果非常大,以后的工作重心越来越下沉,特别是责任主体还是利益主体还是市场主体都这样。
李国庆:很高兴从昨天到今天参加会议的过程中,我记住两句脑洞大开的话,一个是分布式风电就是就近开发就近使用电从身边来,还有一个就是裴总说的,不仅绿色还便宜。下面一个环节是想按照会议安排,请几位嘉宾跟我们做一些对话,因为今天上午听了一共有6位专家的发言,大家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关于分散式风电发展的经验,我想还是有些互动环节,这样的话大家可能交流地更加彻底。
今年说了几个,技术是创新,方案创新定义要求更高的,分散式风电我感觉比集中风电在技术门槛上创新门槛上更高一些。政府我觉得在提前有这样的模式,把整个审批流程通畅了,接下来融资的问题,整体项目不能不面临把投资分拆,不然光伏和储能都贷不款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还是需要更微观的一些规划,更具体化一些。一台就是风机,要关注电网接入的部分,希望类似于我们也非常感谢江阴的电网公司国网公司对我们的支持,我们联合开发的像卡内集成的系统装置解决了土地问题和降低成本,这个也是很好的方向,由于时间的原因暂时先说这些。另外一个接入点的差异,在审批程序上跟集中式有重点的很大的不同,第三是在成本分摊上,拿前期工作来说,过去集中式一个前期费用400多万,现在分散式基本做完平均下来要做到的基本到了两毛钱以上,再加上单一项目整体容量比较小,对工程接受徭吊装少,分散式项目发展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前景越来越好的,但是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对成本造价的控制,对设计的创新。前几年提出全方位立体式工作规划,下面需要充实一下,今天可以作为契机,可以带动其他的灵活资源,带动充电、储能更多的业,家庭商业用户主体加入进来。对于风电来说,我们是不是要探索一条路,比如说工业园区,其实是最好的分散式风电的应用场景,用地问题相对而言是建设用地。我们今天的会收获很多,我像钱主任开完会我来学习一下,这两天我们也会后总结一下,我们面向高比例的情景、战略、规划等。
鱼总也提到了怎么能更细化。第二个噪音污染和光影污染,其实从做风电的角度来说,在质量更多的一些管控手段上面,我们需要做一些创新,我觉得江阴港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是不是能够和工业园区联合起来,像光伏联合起来一样的模式,来突破一个我们分散式风电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也是分散式风电和各种能源的一个结合,本身也会提议风电的波动性和能源的随机性,提高能源不同的联动,同时为大电网提供更坚强的支撑。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刚才听黄总讲的,渗透的情况感觉到我们风电的发展应该是会不局限于我们就地消纳、就地上网,有了60%的渗透率,可能我们将来的规模在中国的南部地区就不只是一个亿,应该说还有更广阔的空间。赵勇强: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两周前我们在北京风能大会期间有一个专场研讨会有谈到必须需要专门研讨会展开讨论,我昨天下午闭门会和今天上午的会比较深入。
针对两类参会的,我们这个五位嘉宾能不能特别是地方政府领导,地方想做但是有很多的制约很难去施展,大家有没有特别简单的建议,针对县域的比如说工业园区以及农村的田间地头,田间地头基本上空白,怎么帮助省能源局的领导提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像德国,的确德国的人口分布很均匀,80%多的城市化率很均衡,他们比我们好一点,负荷也相对集中一点,我们越来越像大中城市集中,未来这个问题可能对我们目前就地利用分散式用电造成影响,我们越来越像市级、地区级的一个平衡管理消纳,所以我觉得方向也做一个简单的探讨,总体意思就是说工作重心能力、资源下沉,另一个我们将来还需要面向高比例的能源,需要不限于自发自用,还是需要在省以内的进行平衡,我觉得这是一些想法。
实际上,大的发电公司在搞风电这一块十几年了,这一块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对于出现的分布式一两台刚才高主任讲的时候,我认真听了,一两台在德国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七八,一到四台到了六十几,接入多数都是6000配件系统中来。存量包括增量未来配网以后,分散式风电肯定会加入生态系统里来,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全国现在平均七毛二,我们现在大工业供电全国平均电价五毛九,未来风电平价了以后,三毛四毛多的上网定价在新的系统里面是一个很好的边缘电给我们分散式风电带来空间,从社会角度、国网的角度可能对分散式风电更大的关注度,促进产业发展。第二个就是针对我们认为整体上的上网模式是分散式更广阔的未来,因为毕竟靠近终端价格更高,我们也承认刚才鱼总讲的由于规模的问题,成本偏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万环评并不是按照现行的容量下降的,包括像吊车的入场费工程队参与本身也有最低利益要求,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回到刚才谈到企业内的场景下,我们做的企业内的建设用地,企业完全谈好还是不能像分布式光伏一样走一个备案推进。赵勇强:我在国外看到一些新的探索,对电网公司对地方一个激励性监管,哪一个平台或者哪一个公司能接入更多的分散式资源,国网费高一点,我们怎么样让地方电网公司配电公司得到一定的激励,我觉得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谢谢大家!主持人:谢谢鱼总。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于我们发电企业还有制造企业如何适应我们的分布式,如何适应电网公司的要求,适应对我们服务的用电单位,在融资、多种所有制形式上可能还需要我们发电公司还有投资方灵活的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四个是分散式的理解,是农村能源新的助推器也是新的利润增长点,怎么把这个落实和推动呢?可能需要我们整体的全社会从开发商到政府到一些各类的包括厂家,我们共同要把课题做好,综合利用好。彭明:我想到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利益共享,叫协同规划,其实我觉得风电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像我们分布式光伏装了就影响我的屋顶,风电可能影响的是我们周边一大块区域,这样的话,比如说我在工业园区立一台风机,这样其实是告诉园区的利益,这个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我通过这种利用再生能源,降低园区的用电成本,这个有政策上的障碍,允许不允许隔墙售电。
一个就是我们政府层面如何在引领,刚才几位领导同事也在讲,就是说能不能像我们光伏分布式一样来审批我们分布式风电,这里可能除了工作特性,设备的运行环境不一样,那么能不能政府考虑到我们这些风电的特殊的同时,能够在手续包括一些用地环境、涉林很多方面高效来促进我们分布式风电的发展在日本,随着太阳能发电系统所有者支付的上网电价(FIT)的降低和净计量付款的减少,家庭用户部署储能系统可以最大化投资回报。
公用事业厂商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生公司、SoCalGas公司以及圣地亚哥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客户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有资格获得自发电激励计划(SGIP)折扣。随着第一批FIT付款协议到期,对住宅储能系统的部署需求正在增加。Navigant公司表示,储能成本下降和新的商业案例最终将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小规模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在公用事业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Navigant公司分析师表示,使小型储能系统所有者能够从其投资中实现价值和意愿至关重要。
Navigant公司分析师表示,随着公用事业公司开始大规模部署小型电池储能系统,以减少电网拥塞和峰值容量需求,它们将为客户提供激励措施,并且预计此类措施将成为储能系统部署的主要驱动力。2009年,日本约有50万户家庭用户开始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十年上网电价定为48日元/千瓦时(0.44美元)。
而在基于需求和使用时间的市场中,自发电激励计划(SGIP)是部署小规模储能系统的主要驱动因素。据外媒报道,调研机构Navigant Research公司日前在其发布的《分布式储能调查》报告预测,全球分布式储能市场有望在未来九年内实现巨大增长。
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投资税收抵免、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锂离子电池价格下降以及对自发电激励计划(SGIP)的全面改革,这使储能部署的成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而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法国和韩国则分别进入市场前10名。